烤肠聊媒体 10 - 声音的魔法滤镜:一听就懂的混响原理
音频版
B站
油管
开篇介绍
这是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图片,但加了滤镜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同样地,这里有一段很普通的吉他录音,在经过了简单处理后,就变成了这样。其实,这种让声音变好听的“滤镜”,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例如浴室唱歌时,总感觉自己的声音总是格外饱满动听, 可一旦换到塞满衣服的衣帽间,声音就好像被吸走了一样,变得干涩无力。这背后共同的秘密,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混响。
这是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图片,但加了滤镜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同样地,这里有一段很普通的吉他录音,在经过了简单处理后,就变成了这样。其实,这种让声音变好听的“滤镜”,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例如浴室唱歌时,总感觉自己的声音总是格外饱满动听, 可一旦换到塞满衣服的衣帽间,声音就好像被吸走了一样,变得干涩无力。这背后共同的秘密,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混响。
欧盟这边由于监管问题,没有办法直接购买美国诸如 VOO、QQQ 这类指数基金,只能买类似的以欧元计价的标的。
得益于今年欧元对美元的亮眼表现,我最近瞅了眼自己的股票账户,发现美股的 VOO 和 QQQ 都在历史新高的位置徘徊,但我德国账户的这两个基金离1月31日新高还有一段距离。
这周正式进入了德国的暑期,过半的同事都申请了休假,手中的工作也清闲了许多。在得知接手的是教客户如何使用 7Zip 解压文件这类简单工作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就跟视频中的架子鼓手那样,不整点花活简直对不起自己😂 ~
最近刷到不少交通事故的视频。其实很多的违章,压根就不赖车主,有一部分的原因其实是道路标识不清楚引发的过。
先不说德国🇩🇪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一大堆的标识,光是人行道不仅会在会在两侧标注。最重要的是,在人行道的上方也有显著的标识提示。即使是很远的地方,司机都可以看到并提前减速,做好准备。到了晚上更会有灯光提示,让司机了解到该地区为人行路段。
由于我需要同时开启电脑和笔记本,在看到了桌上 MBP16/2019 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直接把它和Mac Studio(M4 Max)进行充电呢?还能省去使用电源的麻烦。于是我就用了根雷电3的线材按照图中的样子将二者连接了起来。虽然当时没有如愿给我的笔记本充上电,不过我也没有在意,还以为是老式线材传输协议不兼容的过。可是当我在阳台给笔记本充电的时候才发现,它居然没有任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电池图标才转为充电的状态,但是此时系统却依然提示电池并不在充电状态。在我尝试了多次 SMC 重置后依然无果,而且之前使用的那个接口在连接外置硬盘后没有任何电力供应,其余三个 type c 则会出现图二中供电不足的现象。因此我基本可以判断,很可能是在我将笔记本连接电脑时,突发的大电流导致了负责充电管理的芯片受损。
刚从 Amazon.de 买了个 Type C 转接头,看到商品旁边标注着是卖家是德国公司,本着好奇想看下德国制造的电子品是怎样的水准,我顶着两倍多(大概人民币100块)普通商品的价格下了单,结果收到货才发现,实际上还是国内代工,最主要的是做功质量才刚到普通水准,外观有明显有粗躁感,根本达不到所谓的 “德国制造” 的标准。很明显我这多花的一倍钱转手进了那个德国中间商的口袋😂。看来只要不明确标注是在德国生产的,是完全可以找其他品牌的商品来替代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