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肠聊媒体 04 - 黑胶 VS CD:古典音乐爱好者该如何选择?
视频版
音频版
文字版
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音乐载体往往是一道难题。以黑胶唱片为代表的模拟音频和以CD为代表的数字音频,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各有拥趸。有人沉迷于黑胶唱片那温暖柔和的音色与满满的复古仪式感,也有人钟情于CD所带来的清晰音质和便捷的使用体验。那么,对于那些真正热爱古典音乐、注重音质和细节的听众来说,究竟是该拥抱黑胶唱片的怀旧之美,还是选择CD的高保真与现代便捷呢?
大家好,我是图林根的烤肠。在本期视频中,我将从音乐载体的几个关键指标出发,为刚接触古典音乐的入门爱好者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到底该选择哪种音乐载体,才能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
至于随着科技进步涌现的磁带、MD碟片等其他音乐载体,本质上仍是模拟和数字音频的不同变体,这里暂且不作赘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聚焦音乐载体的关键指标,正式进入今天的内容吧!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简单来说,就是音乐从最安静的部分到最响亮的部分之间的幅度差,用分贝(dB) 作为单位表示。在音乐中,它可以理解为音量变化的幅度。动态范围越大,音乐的对比越强烈,其层次感与真实感也越加丰富。动态范围是作曲家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无论是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震撼人心的强烈开场,还是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中宛若呢喃的长笛旋律,动态范围的宽广直接影响音乐情感的传递效果。虽然动态范围只是一个技术参数,但它深刻影响了音乐的情感张力和层次深度。在典型的交响乐中,动态对比尤为鲜明:可能从极弱的单簧管独奏瞬间跃升至整个管弦乐团的震撼齐奏,这极致的强弱对比往往是音乐最打动人心的部分。这种表现力的核心就在于宽广的动态范围。
Δ动态范围 (dB)=20⋅log10 (V大/V小)
通过动态范围的公式我们便可以简单推算出,16比特量化的CD理论动态范围可达96dB,而人耳所能感知的极限动态范围大约为70-80dB左右。交响乐作为动态范围最大的音乐形式之一,接近80dB的动态范围在所有音乐类型中几乎无可匹敌。这也是为什么在评测音响设备时,测试曲目多以古典音乐为主。人声、流行或是摇滚乐的动态范围相对有限,更多是作为辅助试听使用。如果遇到只让你听流行音乐的商家,大概还是绕道为妙。
回到CD的表现,96dB的动态范围已经能够覆盖几乎所有古典音乐作品的需求。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更高阶的24比特量化音乐,理论动态范围可达144dB。这额外的48dB看似不起眼,但经过换算,实际代表动态范围提升了整整256倍。相比之下,黑胶唱片在动态范围上的表现则显得捉襟见肘。受制于材质和物理结构,黑胶唱片的动态范围通常在50到60dB之间,极少数情况下可达70dB。然而,这种有限的动态范围导致弱音部分容易被背景噪声淹没,而强音部分则可能因唱针的机械限制而出现失真。这也使得黑胶唱片在诠释动态对比强烈的古典音乐时,难以达到CD的表现水准。
信噪比
音乐载体的另一个关键指标是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信噪比衡量的是音乐信号与背景噪声的比例,同样使用分贝(dB)表示。信噪比越高,背景噪声越小,音乐听起来越纯净。换句话说,高信噪比可以让你在安静的环境中欣赏到音乐中最细微的声音细节,而不被杂音所打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信噪比指的是音乐载体本身,而非播放设备的信噪比。打个比方,一张CD唱片的内容是固定的,无论用什么设备播放,其信噪比都由录音过程决定。因此,不要混淆音乐载体的信噪比与播放设备的信噪比,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古典音乐中,许多伟大时刻的瞬间往往发生在最安静的段落。无论是马勒《第九交响曲》中,那宛如气息般消失的弦乐尾音,还是拉威尔《波莱罗》开头的微弱小鼓音律,正是这些微妙的细节造就了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而信噪比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些弱音的表现。如果载体的背景噪声明显,音乐的安静美感就会荡然无存,甚至令人出戏。
SNR (dB)=6.02⋅N+1.76
通过信噪比的经典公式我们可以简单计算出,16比特CD的信噪比大约为96.32dB,这相当于能在耳边同时听到一片纸落地的声音与F1引擎咆哮的巨大反差。CD的高信噪比几乎完全消除了背景噪声,使得音乐中的极弱音符,比如长笛的轻微气流、弦乐细腻的触弦声,甚至是烤肠我个人最爱的管乐按键声音,都能在寂静背景中被精确呈现。
黑胶唱片的信噪比则无法通过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因为它涉及复杂的物理特性和机械过程。一般来说,黑胶唱片的信噪比约为55到60dB。受限于物理材质和技术特性,黑胶唱片的音频信号来源于唱片沟槽中的模拟波形,而背景噪声则来自多方面。例如,唱针在沟槽中移动时的摩擦声、唱片表面材质(通常为PVC)引起的摩擦噪音,以及机械装置运行产生的噪声。即使是全新的黑胶唱片,这种背景噪声也无法完全消除。更不用说灰尘、划痕或轻微的压痕会进一步增加噪声,尤其是在古典音乐弱奏段落中尤为明显。虽然一些黑胶爱好者认为“沙沙声”是一种独特的复古氛围,甚至是黑胶的魅力之一,但从科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所谓的高保真(HiFi)追求的是音质的还原和动态的精准表达,诸如在聆听肖邦夜曲等类似作品时,任何背景噪声都会破坏音乐的纯净感,而非增加氛围。相比之下,黑胶唱片的噪声和失真不仅是音质的短板,更像是对古典音乐原貌的妥协和破坏。
频率响应
音乐载体的最后一个关键性能指标是频率响应,它决定了音乐载体能够传递的频率范围,通常以赫兹(Hz)表示。对于古典音乐而言,频率响应不仅是一项技术参数,更直接影响了音质的还原、层次的展现以及整体听觉的平衡。由于CD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人耳听觉范围的需求,其频率响完全涵盖了人类能听到的所有声音频段。在实际播放中,CD频响表现接近“平直”,意味着它能够忠实再现音乐中的所有频率,而不会出现某些频段过强或过弱的问题。不论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管风琴震撼的低频开场,还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中大炮轰鸣的低频冲击,CD都能以极高的保真度还原这些声音,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和细腻的听觉体验。
理论上黑胶唱片的频率响应可以接近CD的范围,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受限于物理材质和机械结构,很难达到CD的表现水平。黑胶的频响表现受唱针、唱头、唱片材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频和低频部分更容易出现失真。例如,由于唱针与唱片之间的机械摩擦,高频细节很容易随着播放次数而逐渐流失,即使是全新唱片,在几次播放后高频表现便不如初始状态。实际测试表明,黑胶唱片的频率响应范围通常在30Hz到15kHz之间,部分优质设备也很难突破20kHz的高频上限。此外,黑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唱针因低频震动过大而“跳针”,往往会对低频信号进行衰减。这种处理直接导致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深沉音色显得略发单薄,无法还原音乐现场那种震撼人心的低频厚度。而在高频部分,由于机械损耗和材质限制,黑胶更是难以表现如短笛或高音小提琴等乐器的清晰与透明感。
有人可能会为黑胶辩解,说其频率响应虽然不如CD,却“更有温暖感”和“独特的氛围”。但这种说法更多是心理上的感受,而非音质的客观表现。事实上,这种温暖感来自于黑胶唱片频响的失真,高频段的削弱和中低频段的略微增强,确实使得音色显得柔和一些,但这同时也破坏了音乐的原貌。而这种失真对于古典音乐的忠实还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缺陷,而非优点。
总结
简单通过对比上述三个核心性能指标,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以CD为代表的数字音频,凭借其频率响应的全覆盖、平滑均衡的表现,以及极高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毫无疑问是当前古典音乐的最佳载体。无论是气势恢宏的交响乐,还是细腻精致的室内乐,CD都能将这些作品的音色层次真实还原,满足严苛的听觉需求。因此,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首选。当然,如果对收藏实体音乐压根不感兴趣,那么选择例如 Apple Music Classical 之类的流媒体软件将会是一个既经济又便捷的高质量选择。
以黑胶为代表的模拟音频,面对高频损失和低频削弱让它难以胜任古典音乐对高音质的高要求。虽然黑胶唱片曾在20世纪辉煌一时,又在后期逐渐没落,但是现如今又以“情怀之选”卷土重来,这表明了音乐的欣赏不止关乎技术参数,还涉及到听感体验、动态表现以及文化认同等更为感性的维度。
回想我从初中开始至今的音乐收藏经历,早些年那些打孔磁带和打孔CD,如今已成为过时的产物,但它们依然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这就如同在数码相机普及的时代,依然有人执着于胶卷摄影,享受快门按下后等待照片冲洗的过程。那种颗粒感、那种不可预测的光影效果,都是数字技术无法复制的浪漫。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当唱针落下的刹那间,那伴随沙沙声的转动,仿佛能穿过时光,回到曾经的音乐黄金年代。这不仅是一种播放音乐的方式,更是一种通过触摸音乐载体本身所感受到的真实存在感,这种体验远超音质范畴,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寄托。不论是黑胶也好,CD也罢,它们是声音记录的媒介,更像是一种对过去的怀旧。它们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那些独属的情感温度和历史记忆。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这正是音乐之美所在,更是一种情感与共鸣的艺术形式。
在视频最后,烤肠希望大家能记住: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永远是音乐本身,而非它的载体或设备。对我而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土耳其进行曲》,并不是霍洛维茨大师华丽演绎,而是于2000年5月的一次校音乐会上,偶然间听到的版本。尽管当时的音质远不如专业录音,但那一瞬间的触动却无可替代。对于我而言,音乐的意义从来不在于音质的完美或技巧的高超,而在于它背后的故事与情感。与其纠结于各种技术细节,还不如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所带来的深情触动,在这其中,有你、有我,还有我们彼此间那份无声的共鸣。
我是图林根的烤肠,让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