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肠聊媒体 05 - 打口盘往事:一代人的音乐记忆
视频版
音频版
文字版
如果你能一眼看出图片中是什么东西,那么说明你已经暴露了年龄。现如今,认识磁带的年轻人已经不多,知道这道缺口来历的更是寥寥无几。大家好,我是图林根的烤肠,今天我将和大家聊聊一种曾经在上世纪末的中国风靡一时的音乐载体——打口盘。让我们共同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音乐故事,重温那些青春岁月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所谓的唱盘打口,本质是国外音乐唱片公司处理滞销、过剩或有质量问题音乐制品的一种销毁方式。尤其是在欧美国家,这些公司经常需要应对库存积压或过期的音像制品,这些产品如果继续在市场流通,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品牌控制甚至是版权保护带来影响。为了防止这些产品进行二次销售,这些音乐专辑的发行方通常使用电锯或电钻对音像制品进行处理。比方说在磁带和光盘的外壳上切开一道豁口,或者直接打一个钻孔。如果被销毁的是磁带,人们则会将之称为“打口带”,而如果是CD,则被称为“打口盘”。另外,假如光盘被扎眼或穿孔处理,则叫做“扎眼盘”。虽然这些专辑大部分都被物理销毁并且无法正常播放,但凡事皆有运气成分。比方说音频数据仅存储在光盘内圈区域,即使外部有缺损,实际播放时也能完整呈现音乐内容。更幸运的是,当穿孔位于光盘的内圈非数据区时,完全不会影响音频内容的播放,这类完好无损的光盘则会被音乐爱好者们称为“原盘”。
那么,这些理应被销毁的音像制品,究竟是如何流入到中国,并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音像市场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的呢?这还要从那个年代的特殊背景说起:假如你是一名在内陆地区出生的音乐爱好者,面对严格的音像制品管控,想找到一张心仪的国外唱片实属不易。更令人望而却步的是,即便偶然寻得正版专辑,其高昂的售价也让普通乐迷无法企及。例如一张由DG公司出版的普通正版古典乐CD都需要100元以上,如果碰到经典的版本,价格甚至会高达到三四百元。而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月收入也不过1000人民币出头,这样的价格让这些进口音像制品显得尤为奢侈。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方,那些原本应该被销毁的音乐制品,在当时主要是以废弃原材料的形式流入到了中国市场,填补了国内工业对塑料原材料的需求。而面对国内价格高昂的进口唱片,那些原本按吨计价的废弃音像制品,被一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分类整理后,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对音乐充满渴望的文艺青年。当时的打口带价格一直维持在5元左右,而打口盘也不会超过10元。除非是特别稀有的原盘,售价一般也不会超过20元,而品相差一些的打口盘,价格甚至比盗版都要低。即便是经济拮据的学生,也能负担得起这个相对低廉的售价。更重要的是,这些打口盘几乎保留了正版唱片的所有优点:音质纯正、封面完整、印刷精美。相比充斥市场的盗版产品来说,这些通过非正规的渠道悄然流入国内的唱片。对那些热爱收藏音乐的发烧友们来说,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在学生时代,烤肠我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好友放学后一同探访街角的音像店,寻找心仪的打口盘,这种寻宝般的经历总是充满惊喜。由于打口唱片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店主的个人音乐认知,尤其是当老板对古典音乐了解有限时,常常能以惊人的低廉价格买到珍稀唱片。那种意外收获的喜悦足以让我兴奋数日,甚至超过听闻店主下个星期进新货时的期待。
Photo by Dan Cristian Pădureț on Unsplash
其实不光是在挑选专辑时充满了乐趣,获得打口盘后的故事同样令人着迷,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将它们带回家修复的过程。当时市面上销售的打口带大都无法直接播放,因为磁带起始处的磁条往往被切断。不过幸运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部分损坏的磁条仅限于静音区域,核心的音乐内容依然完好。只要稍微有一些动手能力,就能自己在家修复这些断裂的磁条。每当修复完成,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沙沙声,房间里第一次响起从未听过的音乐时,那种亲手救活一盘磁带所带来的成就感简直是无可替代,这就如同成功修复了青春记忆里最美的声音那般,让人欣喜若狂。而对于那些无法完全修复的打口盘,虽然这类CD在缺口处的听感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但专辑的前半部分通常能够完整播放。有些看似受损的光盘,凭借其强大的纠错编码算法(CIRC),甚至能将受损的音轨修复到人耳几乎无法察觉的状态。当然,长期播放这样的光盘对设备并不友好,但是作为一个喜欢将光盘内容转存到电脑的爱好者来说,只要能将CD的内容成功导出一次就足以,至于说唱片本身,更多的情况则是以一种数字实体的方式进行收藏。
正是这种寻找和修复打口盘的过程,让我们这些音乐爱好者们在追寻心爱音乐的同时,也收获了独特的人生体验。每一张打口盘背后,都藏着一段跨越国界的旅程,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如果你是九十年代后出生,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音乐资源是何其匮乏。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想要听上一张心仪的唱片,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寻找与等待。即使是港台音乐,都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广泛传播,更不用提遥远的西方音乐。然而打口盘的出现,让当时的人们得以接触到全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和唱片录音。无论是流行、摇滚,还是电子和古典音乐爱好者,对他们来说,打口盘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殊馈赠。它既满足了乐迷们对于高质量音乐的渴望,也塑造了一代人的音乐品味。正是这种随手就能摸到世界的体验,开阔了这些音乐寻觅者的视野,也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第一次得以触碰到世界音乐的精髓。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正是通过这种“打口文化”获得了自己的审美语言、价值观与音乐形象。而那些销售打口盘的商家,也被音乐爱好者们背地里称为“音乐传教士”。正是这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商业行为,让打口盘意外地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也成为了联结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使其在那个年代脱颖而出,化作一段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和独特现象。
然而,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而导致了线下店实体音像店的逐渐消失,打口盘的市场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依然记得某个夏天,当得知常去的音像店即将关门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失落感。那种淘到碟片的喜悦、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音乐的快乐,仿佛随着时间也一同远去。多年后,在德国的一个跳蚤市场上,我偶然看到了那张曾让我视若珍宝的打口唱片的原版。我迫不及待的将其带回到自己的家中。当那曾经被打口截断的旋律得以完整展现时,那种久违的熟悉感让我仿佛与老友重逢,尘封多年的记忆瞬间被再一次温柔地唤醒。
现如今,那些曾让我如获至宝的打口盘,也慢慢成为了我的收藏品,带着时间沉淀的光泽,安静地躺在房间的一角。每当我的目光触及到它们,仿佛就能回到那段充满热忱与期待的岁月。那些破损的痕迹,从未让我觉得那是廉价或是残缺。相反,它见证了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追寻。这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情感。遗憾的是,那种伴随着打口文化的独特氛围已经随着岁月而散去。庆幸的是,它曾为无数人带来过无法替代的感动与美好。如果你的家中依然存有打口盘,请好好珍惜。即使尘封已久,那些斑驳的痕迹依旧熠熠生辉,时刻提醒着我们,它们不仅仅是一张张的唱片专辑,更是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独有青春回忆。
我是图林根的烤肠,让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