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烤肠闲聊 00 - 德国学位的获得难度

目录

Photo by Vadim Sherbakov on Unsplash


对于想来德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如果你想获得理工科学位,就我和身边朋友的经历来说,从易到难(含金量)依次为:

英语授课硕士 < 德语硕士 < 国内2+2本科 < 本科 < Diplom(本硕连读) < 三年制博士 < 传统博士

对的你没看错,在德国读 本科的难度要远大于硕士😂。这主要是由于德国的大多数考试有不少是 Klausur (只能补考一到两次)而不是 Shein 形式(挂科无限次补考)导致的。几乎每一高校都有一些极其变态、挂科率超高的课程,尤其是那种只能补考一次的课程,如果挂了补考压力非常巨大,如果补考还挂,那么对不起,除非换学校,否则跟该门课相关的专业就永远跟你说再见了。我碰到过本科读了10年的学长,就是由于挂科,迫不得已换专业重新开始才这样。如果没有学长学姐指点,像我这种小白,经常会碰到那种淘汰率超高的杀手课。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好好学不就行了,对不起,除非你真的是智商超高,如果你智商跟我一样,只是普通人,那么挂科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种杀手课挂人的时候简直莫名其妙。我记得我本科时有一门视频编码的课程,当时补考我曾十分自信,认为至少1.7得分(得分越少越好,最少1.0)近乎满分。知道后来我查成绩发现,我最终才得了4.0(相当于国内60分刚及格),看到30人补考,只及格了4个人。我不禁感叹,这哪是考试,原来不是看成绩,是按比例刷人啊,怪不的之前有的考试我感觉最多拿30分,反而却得了2.0,因为大家都不会,2.0的成绩只是一个我相对其他人的成绩。

除了考试变态,另一个原因就是语言问题了。要知道,在本科阶段,是没有英语授课的,相比研究生,需要参加大量课程,对于刚过了语言考试的人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入门水平,要达到能听懂讲课和写Seminar就非常困难了,再加上本科学习的内容非常分散,简直难上加难。比方说我的媒体技术专业本科阶段还需要学经济学、法律相关的额外几门必修课程。要知道,每一门新课程都需要掌大量的专业词汇才能听懂课程,这又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记得我本科最惨的一门考试是媒体法,还好是 Shein,我记得我当时好像考了5次才过(请恕我愚笨,我对法律真的是提不起兴趣),考试内容么,两个小时就三道问答题,然后一本法典随便翻,需要分析案例解析问题。这里面的难度,我想应该是等于一个刚过了汉语等级考试的留学生,转身去隔壁参加马哲邓论一样难受。

我个人是一路从本科到硕士读上来的,个人感觉就是,如果从本科读上来,到了研究生阶段简直不要太容易。也许我碰巧赶上了新学制,每门课的学分大大提高,原本2学分的课程至少提高了一份,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另外,研究生的课程我有许多在本科阶段就学过。对的没错,我当时上本科有些课程确实是和别的专业研究生一起上的,没办法,谁让我这专业这么悲催,好多本科课程是人家研究生阶段才学的,现在想再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本科确实悲惨。虽然我是德语授课,但是也可以选择其他英语授课的内容了,这就大大提高了可选择性。另外,德国这边英语课程国际生居多,毕竟不如美国名校,来的留学生质量都不太高,教授也不会太为难大家,通过率远高于本科的课程。但是,当你选了德语授课的课程,身边全是老德的时候,那教授就又是另一个脸色了,也许我经常上德语授课的缘故,大多教授对于同样是外国人的我,却要求异常的高。读研的时候我有个实验标注需要2个小时时间,那时我和队友半个小时就搞定,心想这也太简单了,谁知道后面的一个半小时,全程一位老太太问了我们一个半小时问题,连带把之前五次的实验内容一并考了我们一遍,当时我出了一身汗,认为这次试验必挂,得下再来了,要知道有的实验也是有次数限制的,我这个实验只能重复在做一次,否则按挂科处理。

虽然我没继续攻读博士,不过身边还是有非常多的博士朋友,在跟他们吃饭闲聊的时候,发现普遍压力非常大,读到一半放弃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有华人教授,身边全是说汉语的读博人士,半夜凌晨去实验室那也是经常的事情,没办法,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内卷那是必然的。另外就是德国前些年有一些项目博士,就是跟着项目走,大多三年,也有五年的,如果项目年限到了,即使不毕业,教授也会催着你毕业,但是由于这些项目博士目前已经很少有高校再提供了,所以也不再赘述。

我的普通人亲身经历,读德语阶段,淘汰率大概50%,上本科阶段,淘汰率也是大概50%,德语授课的研究生淘汰率大概20%,英语授课最多5%淘汰率。当然如果你跟我一样,十分头铁,非要来德国换个专业重读本科的话,那么恭喜你,开局即地狱🤣~